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期刊欢迎您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期刊介绍      下载中心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留言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返回中国当代医药网
中国医药导报
 
   站内检索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文传媒集团网站
《妇儿健康导刊》杂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中国知网(CNKI)
万方医学网
维普数据库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网
总访问总数:
pv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封面人物

日间医疗创新肿瘤治疗模式

日间医疗创新肿瘤治疗模式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主 笔  潘 锋

  日间医疗作为一种新型诊疗模式,在肿瘤治疗中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日间医疗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因此大力发展日间诊疗成为我国当前医疗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2022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对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建设、制度规范、流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针对肿瘤诊疗,中国肿瘤日间诊疗协作组发布了《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这给肿瘤的日间诊疗提供了能落地、可操作的实践指导。

    在2023年4月29日举办的“第3届中国肿瘤创新论坛”上,来自国内的肿瘤基础和诊疗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及跨学科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肿瘤防治理论研究新成果,展望了包括日间医疗在内的肿瘤学未来发展新趋势。论坛主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指出,面对肿瘤患者治疗需求持续增长,日间医疗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有助进一步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从而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此次论坛由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主办,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等支持。

  就日间诊疗模式,马飞教授介绍,日间诊疗是指患者入院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经简短观察即可出院,即“患者白天住院接受治疗、晚上回家休息”的一种新型诊疗模式。这种“短、平、快”的诊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医疗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床位使用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优化利用,进一步解决患者“住院难”的问题,从而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

  全球范围内肿瘤仍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在中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这一目标。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肿瘤防控事业和肿瘤5年生存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距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如何通过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肿瘤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成为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

  马飞教授在题为“肿瘤治疗模式转型探索—平衡患者生存获益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介绍,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80%,相较于其他高发肿瘤临床治愈机会更大,但在大量医疗资源分布尚且不均的现实国情下,乳腺癌患者实现治愈的路上仍有诸多挑战。目前近60%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开展了日间医疗,但随着患者需求持续增长,日间医疗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效能,肿瘤皮下制剂的出现将助力医院进一步实现在多维度释放医疗资源,提质增效,最终实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模式下,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不同层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肿瘤的规范化同质化治疗。

  马飞教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三年尽管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有关肿瘤日间诊疗规范化的工作没有停步。2022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对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建设、制度规范、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我们也从肿瘤患者的角度做了一系列能落地、可操作的实践,制订了全流程规范及标准细则,发布了《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马飞教授认为,日间诊疗模式是一种多方互惠的诊疗模式创新。对患者来讲,可以及时获得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就诊体验;对社会来说,有助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社会医疗资源的调度,优化资源分配;对医院来说,可提高床位周转率,为更多危重症患者提供入院机会,降低了院内感染风险,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同时还能节约医保费用。通过提升日间诊疗管理规范化水平,将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三个提高”和“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提高待遇,“三个转变”则是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营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薛冬教授肯定了日间化疗对患者的价值、对医疗机构的价值、对医疗行业的价值,相信医保部门会因此而发生联动,真正地认识到日间化疗服务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在医疗费用的给付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肿瘤患者。

日间医疗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的进步,以日间手术为代表的日间医疗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其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发展日间手术作为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激发了医疗机构开展日间医疗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近60%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开展了日间医疗。

  薛冬在题为“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及经验分享”的报告中,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进行了比较。薛冬教授介绍,日间病房角色定位明确,是抗肿瘤药物治疗平台科室。《中国恶性肿瘤日间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将肿瘤日间诊疗定义为恶性肿瘤患者白天在医院接受诊疗、夜间回家休息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日间诊疗区别于传统的门、急诊治疗和常规住院治疗,是为短期治疗、观察和进行特殊检查的肿瘤患者设置的一个独立的诊疗区域,配备固定的专业医护团队。日间诊疗模式包括日间门诊、日间病房、预住院等不同形式。日间诊疗模式是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补充,通过缩短患者在院时间,提高诊疗效率从而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患者诊疗费用,能给患者、医院和社会三方均带来获益。对于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管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将压力传递到临床科主任,科主任以规范化开展肿瘤诊疗工作为导向,医院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费用消耗指数进一步分析药占比和耗占比。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并于日前发布的《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对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建设、制度规范、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确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规定》一是明确了日间医疗的定义。日间医疗是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全流程诊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属于住院服务的组成部分;二是强化了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三是完善了日间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四是明确了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规定》要求,开展日间医疗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组织管理架构、工作制度和机制,充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推动日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同时,积极扩大日间医疗服务范围,让日间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规定》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宣传,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完善制度建设和优化工作机制,保障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实落细;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在行业内发布日间医疗质量监测评估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实现患者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

  日间诊疗的患者一般在院时间较短,因此更需要进行全程化管理,使患者诊疗的全过程都能接受严密的医学观察,进行相应的随访评估及管理,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基于医疗大模型并结合马飞教授团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发了日间诊疗中心随诊随访系统和智疗医生工号001小飞侠,期待依托这些系统助力日间诊疗中心高效率规范化运行,提升患者体验,减轻医生负担,助力患者康复,实现肿瘤患者的“全方位、全周期”两全管理。

  马飞教授强调,当前肿瘤患者治疗需求持续增长,日间诊疗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效能,以标准化的皮下制剂为抓手打造临床治疗改革的试验田,这将有助最终实现医联体体系下的同质化治疗,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封面图为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2
京ICP1100176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98号  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 http://beian.miit.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投稿热线:010-59626203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邮编:100124
传真:010-59626204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版权所有:中文传媒集团北京期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