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期刊欢迎您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期刊介绍      下载中心      关于本刊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留言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返回中国当代医药网
中国医药导报
 
   站内检索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文传媒集团网站
《妇儿健康导刊》杂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中国知网(CNKI)
万方医学网
维普数据库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网
总访问总数:
pv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2019年 16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2-05

论著
综述
药物与临床
中医中药
药物研究
临床研究
麻醉与疼痛
影像与介入
医药教育
护理研究
临床检验
 
 
       论著
4 长期低氧条件下LOX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
梁金娥 包博文 张晓洁 刘云鹏 车晓芳
目的 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促进低氧耐性胃癌(HRGC)细胞转移的机制。 方法 胃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常规培养,HRGC细胞系MGC803/hypo和BGC823/hypo培养于2%O2条件下。Transwell法检测各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差异;PCR检测各胃癌细胞LOX mRNA水平;siRNA瞬时沉默LOX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胃癌细胞LOX、AKT等表达变化及AKT通路活化情况。 结果 与亲本胃癌细胞比较,HRGC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 < 0.05),且LO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 0.05);瞬时沉默LOX后,HRGC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 < 0.05)。与亲本胃癌细胞比较,HRGC细胞中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瞬时沉默LOX明显降低了HRGC细胞中的AKT磷酸化水平(P < 0.05)。 结论 长期低氧条件下LOX上调,并通过活化AKT通路促进胃癌细胞转移。
2019 Vol. 16 (4): 4-8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1264 KB)  ( 106 )
9 重组表达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和Tapasin基因的慢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戴胜兰 邱彩玉 姚俊 许亚平
目的 构建和包装稳定表达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和Tapas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Ub-HBcAg,Ub-HBcAg基因与经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Lenti-CMV-HA-3Flag-P2A-EGFP定向连接,其产物pLenti-CMV-Ub-HBcAg-HA-3Flag-P2A-EGFP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α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直接测序序列分析。将化学合成的T2A-Tapasin基因插入至pLenti-CMV-Ub-HBcAg-HA-3Flag-P2A-EGFP,其产物pLenti-CMV-Ub-HBcAg-HA-T2A-Tapasin-3Flag-P2A-EGFP经直接基因测序分析后与包装质粒pLP1、pLP2以及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得到携带有Ub-HBcAg基因和Tapas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Ub-HBcAg/Tapasin,重组慢病毒颗粒转染293T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浓缩液的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 成功构建和包装了表达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和Tapas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重组慢病毒的滴度达3.25×108 TU/mL。 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和Tapas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为慢性乙肝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2019 Vol. 16 (4): 9-12,17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721 KB)  ( 90 )
13 蒜素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
翟健1 韩晓晨1▲ 闫金银2
目的 探讨蒜素(Allicin)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20、30、40、50 μg/mL)Allicin处理组。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Allicin处理24、48、72 h对TP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llicin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Allicin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Allicin作用细胞后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Allicin均可抑制TPC-1细胞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llicin对细胞的抑制率与时间和浓度两大要素相关。随着Allicin浓度的增加,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除对照组与10 μg/mL Allic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相邻浓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Allicin处理组细胞内的Bcl-2表达量均降低,Bax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相邻浓度Allicin处理组Bcl-2及Bax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Allicin具有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llicin抑制细胞增殖,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2019 Vol. 16 (4): 13-17 [摘要] ( 227 ) HTML (1 KB)  PDF (1001 KB)  ( 103 )
18 人参对感染后小鼠肠黏膜的干预效果及对血清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
冯其麟1 邓艾平1▲ 刘珏1 范彦博2
目的 探讨人参对感染后小鼠肠黏膜的干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 60只小鼠中,随机抽取15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45只用于制备重症腹腔感染模型(感染组)。然后再将45只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模型组、抗炎组、抗炎+人参组,每组各15只。抗炎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33.33 mg/kg(腹腔注射,12 h/次),抗炎+人参组在抗炎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参皂苷Rb1(纯度98%以上)50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治疗后24、48、72 h取血标本,每组每次5只,观察各组小鼠肠黏膜CRP、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留取末端回肠,行HE染色,观察肠黏膜层情况,并计算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 重症腹腔感染后,小鼠肠黏膜出现萎缩,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且肠黏膜萎缩程度越明显,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目越多。治疗后72 h,抗炎+人参组重症腹腔感染小鼠的CRP、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且下降幅度大于抗炎组(P < 0.05);抗炎+人参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抗炎组(P < 0.05或P < 0.01)。 结论 重症腹腔感染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黏膜萎缩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有关;人参对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其能改善肠黏膜萎缩的症状,减少对肠黏膜分泌物的影响。
2019 Vol. 16 (4): 18-21 [摘要] ( 239 ) HTML (1 KB)  PDF (736 KB)  ( 76 )
22 天麻素在L6肌管中促进葡萄糖消耗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张勇 孔维佳
目的 研究天麻素(GSTD)在L6肌管中促进葡萄糖消耗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L6骨骼肌细胞并诱导分化成肌管,血清饥饿后以GSTD单独处理或与浓度为0.05 nmol/L的胰岛素联合处理24 h,以二甲双胍(Met)为阳性对照药。部分实验中L6肌管先以浓度为100 nmol/L的胰岛素处理24 h以诱导胰岛素抵抗,再进行药物处理。以试剂盒测定细胞糖消耗、L-乳酸释放和ATP产生,以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目标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 GSTD浓度依赖性地促进L6肌管的基础糖消耗[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并且显著增加胰岛素刺激的糖消耗[与单用胰岛素或GSTD处理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浓度为500 μmol/L的GSTD仍能有效促进细胞糖消耗(P < 0.05)。Met处理后显著增加细胞的L-乳酸释放并抑制ATP产生[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但GSTD没有作用。GSTD显著上调L6肌管GLUT4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且激活AMPK和Akt通路,表现为处理后p-AMPKα和p-Akt的水平显著增加[与对照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 GSTD作用于L6肌管显著增加其糖消耗并能克服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GLUT4的上调以及AMPK和Akt通路的激活有关。
2019 Vol. 16 (4): 22-25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853 KB)  ( 79 )
       药物研究
26 飞扬肠胃炎胶囊及其主要成分的体外抗菌作用
李瑶1 许璐1 谢艳华1 史萌2 王四旺1 杨倩1
目的 探究飞扬肠胃炎胶囊及其主要成分对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探寻飞扬肠胃炎胶囊的敏感菌株及主要抗菌成分。 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测定飞扬肠胃炎胶囊、缺药味药物、没食子酸、鞣花酸、紫丁香苷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结果 飞扬肠胃炎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MIC值为1.6 mg/mL;对福氏志贺菌和肠炎沙门菌的抑制作用显著,MIC值为3.1 mg/mL;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株)、伤寒沙门、鼠伤寒沙门的抑制作用较显著,MIC值为6.3 mg/m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极弱,MIC值为50.0 mg/mL;对白色念珠菌几乎无抑制作用,MIC值>100.0 mg/mL;飞扬肠胃炎胶囊对临床菌包括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变形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6.3、6.3、3.1、3.1、12.5 mg/mL。 结论 飞扬肠胃炎胶囊及主要成分没食子酸、鞣花酸、紫丁香苷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敏感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肠炎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株)、伤寒沙门、鼠伤寒沙门和普通变形杆菌;飞扬草、火炭母和救必应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救必应的抗菌作用略优于其他二味中药,且救必应中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紫丁香苷。
2019 Vol. 16 (4): 26-29 [摘要] ( 244 ) HTML (1 KB)  PDF (590 KB)  ( 46 )
30 黑膏药制剂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改良研究的现状
王丹丹 李无阴
黑膏药是我国古代传统剂型之一。目前,膏药的生产大多仍采用传统方法,制剂工艺存在不少弊端,如炸料提取不完全、环境污染、火毒问题等。近年来,制剂工作者针对黑膏药制备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和变革,如优选提取方法、改良膏药基质、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等。本文在对黑膏药制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黑膏药制剂工艺改良研究的现状加以整理和探讨,并对黑膏药的制剂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黑膏药的制剂改革和发展。
2019 Vol. 16 (4): 30-33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575 KB)  ( 305 )
34 阿霉素丙二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戴单单1 陈光辉2 徐萍1
目的 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新型的纳米级醇质体-丙二醇脂质体(A-PL),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 制备A-PL,并通过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电位测定仪等观察其微观形态、测定粒径和电位。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细胞株,采用MTT法考察A-PL体外细胞毒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对A-PL的摄取,采用罗丹明试剂检测细胞的P-糖蛋白(P-gp)功能。 结果 A-PL外观圆整,分散性好,无聚集。平均粒径为150 nm,Zeta电位为-5.78 mV,包封率为83.7%。A-PL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阿霉素溶液;A-PL能增加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此外,A-PL更容易进入细胞,且与细胞核有较强的亲和性。A-PL能抑制P-gp的过表达。 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A-PL克服了传统脂质体易聚集的缺点,具有稳定、粒径小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作用机制则是主要依赖于A-PL的强内吞作用及泊洛沙姆对药物外排泵的抑制。
2019 Vol. 16 (4): 34-38 [摘要] ( 187 ) HTML (1 KB)  PDF (1166 KB)  ( 130 )
39 脉络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俞洁东1 曾海松1 吴革林1 丁晏2 邵扬1
目的 建立脉络通颗粒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LC-MS)系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脉络通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3%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测定10批脉络通颗粒,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脉络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采用正、负离子模式对共有峰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现有对照品进行确认。 结果 建立了脉络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1个共有峰,分别归属到了8味药材,液质联用系统指认了其中19个共有峰,其中7个采用对照品对比确认。 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特征性强,能为脉络通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可为其他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19 Vol. 16 (4): 39-42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1159 KB)  ( 54 )
43 银杏内酯K的制备工艺研究
崔龙1,2 胡少银1,2 高进1,2,3 周小波3 尚强1,2,3
目的 优选银杏内酯K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银杏内酯B为原料,以银杏内酯B的收率为指标,考察投料比(银杏内酯∶二乙氨基三氟化硫)、反应溶剂用量比(银杏内酯∶二氯甲烷)、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内酯K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采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水-甲醇-异丙醇(60∶35∶5);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 结果 银杏内酯K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投料比1∶4.5,反应溶剂用量比1∶30,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4℃;所得目标化合物经Q-TOF-MS、1H-NMR、13C-NMR和二维核磁共振谱鉴定为银杏内酯K。 结论 该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制备周期短、操作简便、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2019 Vol. 16 (4): 43-46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699 KB)  ( 53 )
       综述
47 中医药调控脑缺血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董晓红1 王悦阳2 贺紫薇3 尚艳琪3 梁慧3 顾媛媛4 周忠光4
脑缺血常伴发于缺血性卒中、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程中,缺血后病理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长期脑缺血可引发进行性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脑缺血的药物种类有限,并且大多数还处在试验阶段。MAPK信号转导是真核细胞重要的信号通路,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研究表明,MAPK家族中的ERK1/2、JNk、p38及与之相互作用的Caspase-3、Akt、Nrf2、NF-κB等信号通路参与了脑缺血早期病理生理机制的信号转导。本文结合这些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研究,综述了中医药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通过MAPK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中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2019 Vol. 16 (4): 47-50,67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638 KB)  ( 90 )
51 Wnt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贾汉旗 韩向东
近年来Wnt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Wnt信号通路调控着心脏和血管的发育,在罹患心血管疾病时该通路会被再次激活从而发挥调控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Wnt信号通路的主要分类及其主要成员,以及各成员是如何参与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本综述还简要介绍了众多成员为Wnt通路调控心血管疾病提供的许多有潜力的靶点,以及中药作用于这些靶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及前景。
2019 Vol. 16 (4): 51-54 [摘要] ( 250 ) HTML (1 KB)  PDF (612 KB)  ( 92 )
55 改善心肌肌质网钙泵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李惠玲 贾美君 刘永明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心肌细胞肌质网钙泵(SERCA2a)表达及活性异常是CHF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AAV1/SERCA2a转基因治疗CHF临床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研究者重新提出“应充分重视提高内源性心肌SERCA2a水平及活性的药物筛选及研发”。中医药治疗CHF历史悠久,效果显著。CHF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单体能有效改善内源性心肌SERCA2a表达水平及活性从而起到防治CHF的作用。
2019 Vol. 16 (4): 55-58 [摘要] ( 263 ) HTML (1 KB)  PDF (612 KB)  ( 50 )
59 免疫营养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刘莉 王庆兰▲ 郑永法
本文回顾免疫营养起源及发展过程,简述了临床常用的4种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精氨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微生态免疫营养在消化道肿瘤中各自独特的抗肿瘤特性,以及目前免疫营养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免疫营养的文献报道加以综述,为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2019 Vol. 16 (4): 59-62 [摘要] ( 204 ) HTML (1 KB)  PDF (611 KB)  ( 88 )
63 MBTI性格测评运用于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研究进展
王华1 李英芳1 魏武军2▲ 孙劲3
现代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使“急诊专科护士”这个名称应运而生。急诊专科护士作为特殊专业人才,其思维方式和护理决策能力直接影响了急诊医学科的护理质量水平和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MBTI性格测评特点的分析,按照新形势下对急诊专科护士的需求,以MBTI性格测评来选拔和培养符合专科特征的急诊专科护士,探讨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以培养出适合新形势下的急诊专科护理人才。
2019 Vol. 16 (4): 63-67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667 KB)  ( 230 )
68 多索茶碱的研究进展
毛明清1,3 房丽娜2 加慧3 何巍3 夏书月3
多索茶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其作为一种新的支气管扩张药,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学作用和临床效果。与传统的茶碱相比,多索茶碱具有不拮抗钙通道受体,也不影响钙内流,且对腺苷A1和A2受体亲和力很弱等特点,因而其不影响心率和节律、睡眠节律、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功能以及胃分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文综述了多索茶碱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2019 Vol. 16 (4): 68-71,78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955 KB)  ( 251 )
72 Wnt信号通路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傅文婷 江惠华 钟兴明 周冰燚 刘晓阳 刘兴章▲
Wnt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它在多种人体发育进程及维持成人组织稳态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典的Wnt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Wnt信号通路在维持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形态与功能正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通路异常与男性不育和睾丸癌有关。本文综述了Wnt信号通路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进一步了解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参考。
2019 Vol. 16 (4): 72-74 [摘要] ( 163 ) HTML (1 KB)  PDF (605 KB)  ( 160 )
       医药教育
75 翻转课堂联合微课在医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孙艺1* 吴岩2* 尚玉龙3
实习教学是医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连接医学理论教育和医学实践教育的重要桥梁。传统实习教学模式需结合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创新,保证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和微课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新模式,其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已被近年来的实践所证实。我们在实习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模式可有效激发教学兴趣,促进教学互动,突出医学人文性,从而显著提升实习教学效果。以“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注重思维引导方式”为原则,合理地贯彻翻转课堂形式并设计微课内容,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的医学本科实习教学模式。
2019 Vol. 16 (4): 75-78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436 KB)  ( 129 )
79 信息化背景下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黄振1 刘艳丽1 杨军1 卢霞1 王洁2 杜文仙3 张桂红1
同步实践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通过介绍相关概念,分析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构成元素、教学内容的整合分类、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素材的构思、教学评价的选择,探讨该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19 Vol. 16 (4): 79-82,87 [摘要] ( 193 ) HTML (1 KB)  PDF (942 KB)  ( 113 )
       临床研究
83 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张宝玉1 孙荣欣1 石威1 赵冬1▲ 夏维波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6月于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根据患者8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8°UAER)分为5组:8°UAER<20 μg/min、血清肌酐正常30例为DM1组;20 μg/min≤8°UAER<200 μg/min、血清肌酐正常30例为DM2组;8°UAER≥200 μg/min、血清肌酐正常28例为DM3组;8°UAER≥200 μg/min、血清肌酐>120 μmol/L但尚未透析者29例为DM4组;DM5组为临床诊断DKD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31例。选取健康对照者29名为对照组(N组)。空腹静脉采血,检测各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DM1、DM2、DM3、DM4组留取8 h尿,检测8°UAER。 结果 随着DKD进展,NLR逐渐升高,DM4、DM5组高于N、DM1、DM2、DM3组(P < 0.05或P < 0.01),DM3组高于N组和DM1组(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r = 0.317,P < 0.001)、病程(r = 0.306,P < 0.001)、8°UAER(r = 0.293,P = 0.006)、尿素氮(r = 0.404,P < 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r = 0.465,P < 0.001)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r = -0.438,P < 0.001)、白蛋白(r = -0.194,P = 0.01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 = -0.182,P = 0.028)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LogNLR = 0.29+0.54Log8°UAER+0.004年龄(R2 = 0.152,P = 0.001);ROC曲线显示,以NLR=2.29作为切点,诊断DK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6%、73.3%(ROC曲线下面积是0.661,95%CI:0.544~0.779,P = 0.014)。 结论 NLR在DKD进展过程中逐渐升高,在临床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与8°UAER呈正相关,但NLR升高晚于8°UAER,提示NLR升高可预测DKD的发生。
2019 Vol. 16 (4): 83-87 [摘要] ( 182 ) HTML (1 KB)  PDF (572 KB)  ( 89 )
88 胰腺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李江利 龚冠闻 张传灼 张翼
目的 探讨胰腺炎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治疗的胰腺炎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术后5 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费用、血淀粉酶恢复及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术前、术后5 d TNF-α、IL-6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管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费用、血淀粉酶恢复及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5 d TNF-α、IL-6水平,均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5 d 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5 d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管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将腹腔镜手术用于胰腺炎患者中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手术创伤较小,能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2019 Vol. 16 (4): 88-91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522 KB)  ( 38 )
92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周恒杰 刘思伯 舒姣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 20)和治疗组(n = 2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PF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测量血液中的TNF-α、IL-6、IL-10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腹腔内压力、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等,评估脏器功能,观察不良反应及预后。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 d后,两组心率、氧合指数、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心率、腹腔内压力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 d后,两组心率、白细胞计数、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心率、腹腔内压力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的TNF-α、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液净化治疗3 d,两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均升高,治疗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 d后,两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需要继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PFA可以更好地调节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2019 Vol. 16 (4): 92-95,99 [摘要] ( 203 ) HTML (1 KB)  PDF (607 KB)  ( 105 )
96 原发性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
刘军1 黄艳1 武蓉1 黄方1 李湘民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均在我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撤机拔管是否成功将其分为成功组(n = 63)和失败组(n = 1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 结果 撤机拔管成功率为76.83%,失败率为23.17%;失败组患者年龄、出血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成功组(P < 0.05),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拔管时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成功组(P < 0.05);年龄、出血量、COPD病史以及拔管时血白蛋白是原发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OR = 2.197、1.578、2.275、0.582,P < 0.05)。 结论 原发性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出血量、COPD病史以及拔管时血白蛋白水平,治疗过程中应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及时干预。
2019 Vol. 16 (4): 96-99 [摘要] ( 605 ) HTML (1 KB)  PDF (543 KB)  ( 52 )
100 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效果
于丽波1 王帅1 姜瀛2 谷久梅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104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组(n = 52)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n = 5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功能、血管再通率、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溶栓后7 d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低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 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溶栓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16 (4): 100-103,111 [摘要] ( 191 ) HTML (1 KB)  PDF (851 KB)  ( 81 )
       麻醉与疼痛
108 无痛镇静麻醉对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血压的影响
晋发 杨健 朱颖 杨旸 武良权 张巧 刘盼盼 张秀伟
目的 观察无痛镇静麻醉对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胸部强化CT示纵隔及肺门占位病变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40例患者在无痛镇静麻醉下行EBUS-TBNA检查(PR组,n = 40),30例在局部麻醉下行EBUS-TBNA检查(L组,n = 30)。观察采取两种麻醉方式检查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对麻醉效果、检查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 L组患者在检查中、检查后的血压与麻醉前的血压比较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组患者在检查中、检查后的血压与麻醉前的血压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L组,确诊率明显高于L组,取材不满意率明显低于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L组比较,PR组在检查中更易出现心动过缓,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与局部麻醉比较,无痛镇静麻醉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或术后血压,更加适用于高血压患者EBUS-TBNA检查。
2019 Vol. 16 (4): 108-111 [摘要] ( 237 ) HTML (1 KB)  PDF (456 KB)  ( 54 )
       中医中药
112 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对颈椎病颈痛的治疗经验
张琳1 李滋平2
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岭南针药相须流派李滋平教授在治疗痛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方面,岭南针药相须流派通过传统针刺治疗配合穴位注射发挥针药相须的特色及优势,并辨证运用拔罐、药物艾灸、护理调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临床疗效显著。本文详细总结了流派传承人李滋平教授在治疗颈椎病颈痛方面的经验,着重介绍针刺及穴位注射的治疗特色,并附上一则医案,以供探讨。
2019 Vol. 16 (4): 112-116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787 KB)  ( 102 )
117 不同产地艾灸治疗中重度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苏苇1 赵宏2 康利平3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艾灸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5例,通过登录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获得随机分组号,将患者分为治疗1组(34例)、治疗2组(34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1组采用蕲春艾条,治疗2组采用南阳艾条,对照组采用茵陈灸条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后2周、随访时,观察比较三组治疗膝骨关节疼痛及临床症状的有效性。 结果 治疗前,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疼痛、僵硬、功能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周,三组VAS评分差值(与治疗前比较,下同)、WOMAC功能活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三组WOMAC疼痛评分差值、僵硬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三组VAS评分差值、WOMAC疼痛评分差值、WOMAC功能活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而三组WOMAC僵硬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三组治疗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其中治疗1组疼痛效果最优,治疗2组其次,对照组效果最差。
2019 Vol. 16 (4): 117-121,136 [摘要] ( 207 ) HTML (1 KB)  PDF (819 KB)  ( 82 )
122 李萍教授运用滋生青阳汤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经验撷菁
刘正荣1 李萍1,2,3 王燕2 张金超2 翟春艳4 陈朝霞2,3
李萍教授认为皮肤瘙痒性疾病的病因多以内风为主,临证治疗可用滋生青阳汤滋阴潜阳、养血熄风。本文对滋生青阳汤的组方分析、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及治则总结、滋生青阳汤治疗瘙痒性皮肤疾患的临床应用等几方面介绍李萍教授运用滋生青阳汤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并附2个病例予以分析、讨论,以飨同道。
2019 Vol. 16 (4): 122-125 [摘要] ( 218 ) HTML (1 KB)  PDF (729 KB)  ( 108 )
126 雒晓东主任治疗各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经验
郑春叶 吕少华 雒晓东
本文总结雒晓东主任治疗各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经验。雒晓东主任运用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中医药的参与在改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独具优势,擅长使用乌头桂枝汤或加味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帕金森病疼痛;运用保元汤、补中益气汤等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直立性低血压;总结对帕金森病抑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组方柴甘解忧汤,疏肝解郁、理气祛痰、养心安神的功效彰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便秘、嗅觉减退等颇有心得。目前雒晓东主任的学术思想已形成广东省中医院帕金森病专科系列治疗方案。
2019 Vol. 16 (4): 126-131 [摘要] ( 226 ) HTML (1 KB)  PDF (752 KB)  ( 297 )
132 复方简药的临床应用经验
李娟1 周德生2
复方药物的组成复杂、配伍关系复杂、功效复杂,适应复杂病证。复方配伍方法:理法方药一贯,方证对应;病-证-症的药物对应;脉证症状的取舍,增减对应药物。复方的遣药方法:复方大方理论指导,配伍用药;药证类从,重复用药;主从有序,重点用药;合方为一,重叠用方。复方的药物精简方法:寻找治病主药;精选小方组方;应用组方结构;应用药物的固定结构;活用药物的多重配伍关系;借鉴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医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做到复方的合理用药。
2019 Vol. 16 (4): 132-136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792 KB)  ( 87 )
137 当代名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集萃
钟晨 王佳佳 迟莉 巴寅颖 王智瑜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难治性肠道炎症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治疗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当代名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UC发病以脾虚湿蕴为基本病机,涉及气滞、瘀血、痰浊、寒湿、毒疫、伏毒、血热等。证候类型主要有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热毒炽盛证等。临床治疗注重将临床分期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消补兼施,内外结合,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2019 Vol. 16 (4): 137-140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728 KB)  ( 107 )
141 彭康教授巧用全蝎免煎剂治疗头痛验案举隅
王春燕 彭康
对彭康教授运用全蝎免煎剂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头痛是临床常见病证,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彭教授临证认为治疗复杂的头痛患者时,应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止痛为法,以补阳还五汤、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为基础方,灵活化裁,注重从肝论治,加用虫类药物全蝎平肝熄风、搜风通络,将全蝎免煎剂巧妙地运用到头痛病临床治疗中,亦对后学有所启迪。
2019 Vol. 16 (4): 141-144 [摘要] ( 177 ) HTML (1 KB)  PDF (717 KB)  ( 61 )
       影像与介入
145 常规超声联合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王萍 刘健 罗玉群 李文艳 李祖坤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经皮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患者同侧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粗针穿刺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17年3月~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6例乳腺癌患者同侧腋窝的101枚SLN常规超声及CEUS结果;最后根据CEUS中淋巴结的不同灌注方式分组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采用Z检验对曲线进行评估,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根据CEUS的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并对SLN进行评估。 结果 比较两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常规超声为0.779,CEUS为0.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超声的灵敏度是51.11%,特异度是89.47%,符合率是72.55%;CEUS的灵敏度是46.67%,特异度是93.10%,符合率是72.82%,两种方法各个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经皮CEUS的ROC曲线取截断值的评分方法可辅助对SLN良恶性的评估。 结论 经皮CEUS显示的SLN灌注模式对评估SLN的良恶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对常规超声检测腋窝淋巴结的一个有力补充。
2019 Vol. 16 (4): 145-148 [摘要] ( 197 ) HTML (1 KB)  PDF (553 KB)  ( 77 )
149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特征分析与研究
郭浩伟 甄林林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声像特征及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34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 = 127)和恶性组(n = 220)。观察比较两组超声影像表现。采用TI-RADS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1~5级,比较TI-RADS分级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 347例患者中,TI-RADS 1级1例,TI-RADS 2级54例,TI-RADS 3级59例,TI-RADS 4a级51例,TI-RADS 4b级88例,TI-RADS 4c级68例,TI-RADS 5级26例。恶性组患者超声影像中存在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存在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特征,其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347例患者中,如果以不确定性较大的4a级作为分界点,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4.8%、91.4%、85.3%;如果排除掉不确定性较大的4a级,只考虑1~3级为良性病变,4b~5级为恶性病变,TI-RADS诊断甲状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1.3%、90.1%、90.1%。 结论 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TI-RADS分级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超声诊断意见的判读,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2019 Vol. 16 (4): 149-152 [摘要] ( 189 ) HTML (1 KB)  PDF (396 KB)  ( 66 )
       药物与临床
153 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高俊杰 王卫松 汪芳丽 苏志国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研究的20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基础降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血肌酐(Scr),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足细胞数目,血、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 0.05),两组的SOD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 <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24 h UAER、Scr、MDA、尿足细胞数目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 0.05),且SOD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MCP-1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 0.05),联合组的血、尿MCP-1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舒洛地特在DN治疗中,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尿中MCP-1及尿足细胞水平,改善肾功能。
2019 Vol. 16 (4): 153-156 [摘要] ( 225 ) HTML (1 KB)  PDF (419 KB)  ( 88 )
157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GMP-140、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安全性的影响
周湘萍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UAP患者180例,按照氯吡格雷使用剂量将其分为A、B、C组,每组60例。A、B、C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25、50、75 mg/d氯吡格雷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90 d。回顾分析患者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B、C组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均低于A组(P < 0.05),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低于A组(P < 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C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 < 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A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A组(P < 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P < 0.05)。 结论 与其他剂量比较,选用50、75 mg/d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UAP均可获得确切疗效,且表现出良好安全性。
2019 Vol. 16 (4): 157-160 [摘要] ( 221 ) HTML (1 KB)  PDF (419 KB)  ( 97 )
       临床检验
161 D-双功能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路欣1 孔令玉2▲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双功能蛋白(DBP)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DBP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者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25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BP的表达水平,测量积分光密度值(IO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BP与肿瘤标志物CEA、CA125的相关性。 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BP的IOD值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DBP与肿瘤标志物CEA(r = 0.837,P < 0.01)和CA125(r = 0.787,P < 0.01)的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DBP的表达升高,并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EA、CA125和DBP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靶点。
2019 Vol. 16 (4): 161-163,168 [摘要] ( 220 ) HTML (1 KB)  PDF (694 KB)  ( 51 )
       护理研究
164 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宋莉莉1 王静2▲ 何琨3 冷育清4 刘君致5 毕宏彪6 肖渊1 齐迎菲1
目的 探讨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143例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干预组(69例)。出院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为期6个月的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模式;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分别通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DQOLY)、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Likert 5级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效能以及依从性,与此同时统计6个月内两组患者再入院人数。 结果 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DQOLY评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C-DM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两组C-DM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 0.05),干预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因未遵医嘱服药导致再入院、因饮食不规律导致再入院、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再入院的人数均明显多于干预组(P < 0.05)。 结论 通过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的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满意度和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自信心,同时有效降低了出院后短期再入院率。

 

2019 Vol. 16 (4): 164-168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574 KB)  ( 143 )
169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李静1 殷红专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肠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 49)和研究组(n = 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FT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胃肠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 IL-6、CRP以及SA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术后7 d IL-6、CRP以及SAA水平均低于术后3 d(P < 0.05);研究组术后3、7 d IL-6、CRP、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结肠癌切除术后给予FTS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 Vol. 16 (4): 169-172 [摘要] ( 178 ) HTML (1 KB)  PDF (562 KB)  ( 78 )
173 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龙世燕 李铭 涂双燕 杨蓉
目的 探讨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50例和观察组(行为改变措施)5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Vol. 16 (4): 173-176,封三 [摘要] ( 197 ) HTML (1 KB)  PDF (666 KB)  ( 57 )
177 15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的护理
张远波 翟海昕 邓海波
目的 总结15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2011年5月~2018年2月共15例发生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护理资料,通过观察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总结了从肢体灌注、抗凝治疗、康复和出院指导方面实施护理措施的经验和效果,提出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理重点。 结果 15例心脏术后早期发生花斑、淤紫和发绀但未进行性加重的10例,术后进行性加重,出现溃疡/坏疽5例,其中累及上肢3例,左/右足及下肢2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管理,至患者出院时,全部的15例患者中有10例恢复良好,至出院时仍就出现於紫及溃疡/坏疽5例,其中2例患者要求出院。 结论 通过对15例发生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护理经验的总结,给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促进患者的康复。
2019 Vol. 16 (4): 177-封三 [摘要] ( 170 ) HTML (1 KB)  PDF (667 KB)  ( 5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2
京ICP1100176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598号  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 http://beian.miit.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投稿热线:010-59626203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邮编:100124
传真:010-59626204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版权所有:中文传媒集团北京期刊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